阅读历史 |

我的诡异人生 第1637章(2 / 3)

加入书签

真正活着的‘阳神’,亦有颇浓厚的探究欲。不过,在此之前,还是需要先分出敌友,辨出内外。

苏午未有回应含光子的疑问,他在火堆前盘腿坐下,含光子及其身后群道亦纷纷‘落座’。

双方坐定以后,苏午目光从含光子身后那些神色或忌惮、或凝重、或敌视的道人身上掠过,转而向含光子问道:“道友并不似突然临于此地,恰巧与贫道一行在此相遇,倒像是专程来寻贫道。

道友为何而来?

请明示。”

在含光子身后群道之中,苏午亦看到有几张熟面孔。

譬如茅山宗叶法善,譬如众妙宗神视。

前者见苏午目光投来,眼神躲闪,不敢与他对视,后者则神色惭愧,想要与苏午言语甚么,终究在身旁尊长眼神压迫之下,不敢出声言语。

含光子身后群道,对苏午分明怀有戒备与忌惮,甚至有些道人的神色堪称敌视。

偏偏含光子本人是一副和风霁月的模样,旁人见到这副情景,不免摸不着头脑。

第1368章 、问鼎(二)

一位阳神当面,苏午也不再以元神映照群道心音,不去揣摩他们的心思,开门见山,直言相问。

含光子面上笑意隐隐,闻声扬起头来,朗声说道:“我欲为‘玄门都领袖’,领袖群伦。今闻欲为‘玄门都领袖’,首要在‘玄门榜’上争得‘天下第一’的名次。

道友现下已是玄门榜第五,隐有直入前三,与贫道争锋之势。

所以贫道特意前来,与道友在此间分个高低。”

当下,随苏午而来的诸不良人、僧人都在杨惠之暗使眼色之时,纷纷往苏午身边聚拢,他们听得含光子所言,顿时面色陡变,看向杨惠之的眼神里,俱充满了敌意。

而李含光身后群道皆垂眉不语,各怀心事。

两方人马以那一堆渐熄的烈火作界限,正是泾渭分明!

含光子言语之下,苏午沉默片刻,面孔上忽然有了笑容,他昂首与李含光相视,道:“长安禁中的圣人首先下诏,召集天下法脉能人异士,聚于长安,为圣人‘治天下诡’之事,出谋划策。

然而天下法脉深惧那‘狡兔死,走狗烹’的故事,圣人之诏,应者寥寥。

是以圣人又拟‘玄门榜’,令天下豪杰聚于榜上,争夺玄门榜首,得玄门榜首者,可为‘玄门都领袖’。

此‘玄门都领袖’之职,说到底是为‘镇天下诡’而存在的。

道友欲争此位——未知道友是否有‘镇天下恶诡,还太平人间’之志?”

苏午言语落下,眼中神光湛湛,直盯着李含光,他性意转动,元神于脑后好似盘绕成了一轮大日,照彻着周天之下、日光所临之地的一切幽微心思——这是直指本心之问,自性之中旦有任何阴私,都必在苏午目下露出破绽!

李含光迎着苏午寂静深彻的性意,仍是一副和风霁月的模样。

他向苏午又一稽首,出声说道:“老当益壮,宁移白首之心?穷且益坚,不坠青云之志!”

苏午展颜大笑:“我与令师确是旧识,那样洒逸不羁的高道,确也教不出满心鬼蜮伎俩的弟子。

你既言之,我亦信之!”

闻听苏午所言,李含光瞳孔陡颤了几下。

他有心想与苏午探问与尊师相关的情况,但更知自己当下的目的——令他自己来做‘玄门都领袖’,他自觉不能胜任,无法完成那‘镇天下诡’的宏图大业,他实没有争夺‘玄门榜首’之心,只是来看一看这位不良帅,是否有承当大任的才能与品性!

含光子垂下眼帘,忽向苏午问道:“道友今亦位列玄门榜第五,为榜上名次争夺厮杀——道友以有‘镇天下恶诡,还太平人间’之志?”

“固所愿也,不敢请耳!”

苏午一言落下,李含光眼中顿有异彩,他转身看了眼身后群道。

群道之中,除却与他一同前来的同门师弟叶法善以外,还有众妙宗掌教真人尚庸、化龙派教主王据、武魁道教主白胜、明法宫宫主陈观蟾等等,道门之下,宗派众多,但其中成了气候的,也不过二十七宗——如今就有二十四宗的掌教汇集在此,并且,他们俱带来了本宗的掌教印信!

剩余未至的三宗中,两宗完全就是茅山别脉,皆尊含光子掌教大宗师。

只余‘天师道’掌教天师,今时尚未见得人影。

不过掌教天师‘张大洲’亦已应和了李含光的邀请,其不至于失约,只是现下还未赶到而已。

如此,也即相当于道门二十七宗尽汇于此!

含光子目光所过之处,诸宗掌教无不垂眉低目,他回过头去,与苏午说道:“若我作玄门都领袖,可以聚拢天下群道,为镇诡大计奔走献策,扶救苍生。

除此以外——

以我修行,可盖压此岸及下所有凶怖。”

他话语声平平淡淡,但那句‘盖压此岸及下所有凶怖’言语声落下,其身后群道的呼吸不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