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太一道果 第184章(2 / 3)

加入书签

&esp;&esp;与此同时,周边温度在剧烈攀升,焦灼的炎光不断上冲,还有金铁重击之声传来。

&esp;&esp;随着时间的流逝,太阳逐渐上升,天地烘炉内部的地火应天时之变,越发酷烈,下方的器道大师们应该也开始铸器了。

&esp;&esp;“长老,我觉得,该下去观摩诸位大师炼器了,”姜离小声道,“弟子要为墨门执剑,应当及早过去观摩,熟悉剑器才是。”

&esp;&esp;看开阳长老这态度,姜离真怕他让自己再度观悟轩辕剑,到时候轩辕剑当真苏醒了,怕是第一个就要砍了自己。

&esp;&esp;为了性命着想,还是及早下去吧。

&esp;&esp;开阳长老还真有这想法,可惜姜离提前挡住了他的话,还有理有据,开阳长老完全没法驳回。

&esp;&esp;“走吧。”

&esp;&esp;他有些烦恼地挠头,带头往下方走去。

&esp;&esp;姜离自然是第一个跟着。

&esp;&esp;妘秋池则是略有思索,选择了继续参悟剑柄上的文字,顺便看护风紫阳。

&esp;&esp;而其余人则是早有所得或者更看重论剑大会,便一同下去。

&esp;&esp;顺着焦红的石梯往下,越接近底部,脚下的岩石就越发剔透,待到后来,已经完全变成了晶体般的形态,周边岩壁也被赤晶所取代。

&esp;&esp;地火在此地不断升腾,将岩石炼化成了晶体,若是用这些赤晶炼器,绝对能锻造出不凡神兵来。

&esp;&esp;周边的空气逐渐扭曲,视线也开始模糊,随着热度的上升,空气都如水一般沸腾,似薪柴般被燃烧。

&esp;&esp;等到快接近底部,大约还有四分之一距离时,热气已是达到了某个界限,六品都难以继续向下。

&esp;&esp;“就到这里吧。”

&esp;&esp;开阳长老说着,带着众人走到了一处突出的平台,下方的景象也真正进入姜离的视线内。

&esp;&esp;巨剑直直插入流动的平面,屹立在一个泉眼般的圆洞中。金红色的流体像是岩浆,但远比岩浆要纯粹,如同凝成液体的火焰,从那泉眼圆洞中涌动流出,释放着越来越强的热量。

&esp;&esp;在轩辕剑周边,有不知名的暗色岩石铺成了弧形的平台,半包围着轩辕剑,参与论剑的主要人马便在平台的两端铸剑。

&esp;&esp;至于其他人,则是因为修为不足,而和姜离等人一样,都在距离底部四分之一的高度,在各处远远观看。

&esp;&esp;“当!当!当!”

&esp;&esp;平台左边,是一个身高足有三丈,也就是十一米以上,身色黑红,精赤着上身,下身则是不知名兽皮的巨人。

&esp;&esp;他披头散发,双足就这般赤着踏在平台上,一手握着漆黑的大锤,另一只手则是直接赤手抓着烧红的铁条,不断地在铁毡上锻打。

&esp;&esp;“这位便是我墨门的龙岳大匠师。”

&esp;&esp;燕寒清遥遥指着巨人,道:“大匠师容纳了龙伯巨人的道果,最高时可达百丈,眼下还是他缩小了身形,方便铸剑。也只有力可扛山的龙岳大匠师,才能打得动天沉铁。”

&esp;&esp;天沉铁,目前已知最沉最硬之材,唤名“天沉”,意为可压动天穹,令苍穹沉沦。

&esp;&esp;这等铁材,即便有天地烘炉熔炼,想要将其铸造成形,怕是也要不世之力。

&esp;&esp;而龙伯巨人便具备这等力量。

&esp;&esp;传说龙伯巨人钓六鳌,令得六鳌背负的三座仙山流到大海上,成了后世闻名的蓬莱、方丈、瀛州三山。虽然不知三山的来源是否当真如此,但也可见龙伯巨人的力量。

&esp;&esp;‘需要龙伯巨人来锻造的天沉铁······’姜离有点担心自己是否拿得起成形后的剑器了。

&esp;&esp;他一边运行着先天一炁,按照之前得到的法门锻体,一边看向另一边。

&esp;&esp;玉虚观这边,乃是一道两俗的配置。

&esp;&esp;一尊八卦炉立在平台外的金红泉流中,汲取地火,金色的炉身上,道道符纹熠熠生辉。

&esp;&esp;一道两俗三人凌空盘坐,围绕着八卦炉,不断打出道道印诀,和八卦炉互相呼应。

&esp;&esp;看起来,是完全不同的画风。

&esp;&esp;第260章 大圜剑,天志剑

&esp;&esp;“那三位,分别是玉虚观的广明道长、论剑海的次席靖阳君,以及玄门散修元浮散人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